当前位置: bt365网址 >> 政务公开 >> 应急管理 >> 典型案例
公开透明 高效联动 科学处置——广州辐照技术研究中心卡源事件 应急处置工作分析
浔阳区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日期:2015-07-29【浏览次数:: 】
公开透明 高效联动 科学处置——广州辐照技术研究中心卡源事件
应急处置工作分析
广州辐照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辐照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1993年建成投产,设计装源容量200万居里钴—60,实际装源量为90万居里,主要从事辐射灭菌加工服务业务,当时是广州市最大的辐照加工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在国内辐照行业享有良好的声誉。
2009年10月12日,辐照中心在作业过程中,因机械故障造成放射源被卡住,无法降到储源井内。环保部、广东省、广州市和番禺区四级部门联动、公开透明、科学处置,历时48天,克服重重困难,于2009年11月28日,将被卡放射源安全降到储源井内,卡源事件处置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环保部及有关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卡源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于2009年12月10日在广州市召开全国辐照企业现场会,交流处置工作经验。
一、事件处置基本情况
(一)事件起因。2009年10月12日晚上9:00,在辐照作业过程中,值班长发现悬链突然停止,控制台显示“悬链过紧”,经检查判断故障可能在辐照室内,辐照中心立即按照《升降源操作规程》规定,采取降源措施,但降源未能成功,控制台显示“降源故障”。辐照中心根据预案第一时间封闭辐照室,采取降温防火、防范冷却水外溢等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后经检查发现,对辐照室货架蒙蔽铝板更换过程中,在部分铆钉未完成更换状况下,货架装货进入辐照室工作,货架运转过程中铝板剥落阻挡货架运行,货架相互挤压后货架栅栏门脱落卡住源架。虽经辐照中心先期处置,仍无法排除故障,辐照中心遂报告环保部广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省环保厅、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环保局,并向环保部请求技术支持。后为防止机器人进入辐照室排障时遇水造成短路,暂停喷淋注水,但辐照室内货物积聚热量过高自燃又引发火灾。
(二)处置过程。事发后,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根据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的重要指示精神,时任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立即做出部署,成立由时任副市长陈国任组长,环保、科技、应急、公安、卫生、消防、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处置领导小组,并下设协调指挥组、信息发布组、技术支持组、辐射环境监测与安全防护组、工程实施组。后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设现场处置领导小组,由环保部核安全管理司核技术利用处处长刘怡刚负责。处置领导小组迅速建立市区两级地方政府全力投入、部省市区四级环保部门联动、行业专家协同的应急机制,并坚持把防止放射源泄漏和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照专业规范开展处置工作,同时调配足够的人力、物力,制定消防、人员疏散等相关应急预案,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工作。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打孔挂钩和机器人处置两个方案,并将处置工作分为3个阶段:一是勘察阶段,弄清源架被卡具体情况;二是清障阶段,清除迷道和辐照室内影响机器人、电动悬链轨道小车工作的杂物和货柜;三是降源阶段,给源架挂提升绳,从辐照室顶部提升源板,清除卡源的障碍物,将放射源降至储源位。
10月19日,辐照室内货物自燃引发火灾后,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等市领导以及市应急、科技、环保部门与番禺区政府领导立即赶到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在外地出差的时任副市长、处置领导小组组长陈国也通过电话指挥协调处置工作。辐照室内火情解除后,除辐照室内货物烧毁外,辐照室顶的混凝土块大部分脱落,室内环境更加复杂,给处置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处置组先后调来西南科技大学、广州市南沙区公安分局的机器人,并在现场设计、加工了若干机器人进行处置。在不断克服困难和摸索中,处置组确定楼顶照明、挂钩和机器人、悬链轨道小车挂钩一起推进、配合排障的方案。11月24日下午6:00,通过机器人将带有挂钩的钢丝绳成功挂住源板中部,使源架处于可控状态,处置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1月26日中午12:30成功解除货柜栅栏门对源板的阻卡。11月27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在现场听取情况汇报并与现场专家、各处置部门等研究确定最后处置方案,11月28日,中午12:48降源成功,卡源事件处置工作圆满完成。
二、几点经验
此次处置工作历经48个昼夜,整个处置过程始终遵循“积极、稳妥、科学、安全”的原则,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稳控舆情、确保稳定作为处置工作的关键,及时公开发布信息。处置过程紧张、有序、安全,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放射源泄漏,没有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在舆情引导、稳定群众情绪等方面非常到位,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事件发生后,国务院、省领导高度重视,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环保部、省环保厅等单位在人力、技术、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派人在现场指挥处置,确保了处置工作的安全、有序。时任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市长张广宁迅速部署,成立事件处置专责小组,指定专门领导牵头,制定和实施处置方案,把严防辐射源泄漏和保证现场救援人员安全放在首位,并及时准确披露权威信息,深入做好周边群众解释工作,防止因恐慌心理造成不稳定因素。同时,认真总结整改,迅速组织对各种辐射源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安全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处置领导小组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是顺利推进、落实各项处置措施的根本保障,是事件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及时发布信息,确保社会平稳。由于公众对辐射事件的高敏感性和高关注度,以及缺乏核辐射知识,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要求尽快披露信息,防止误传造成不良影响。广州迅速落实,并严格按照信息发布规定,由市环保局报请省环保局同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密切关注网上舆情,正确引导舆论。采取跟贴不删帖的做法,有效防止谣言和误解,避免引发不明真相群众的恐慌,影响社会稳定。按照《广州市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处理办法(试行)》,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10•12”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处理协调小组,统一负责事件新闻报道和舆论的搜集监控工作,制定应急预案,每天中午12:00和下午6:00各上报一次舆情。市环保局设立公众咨询专线电话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咨询(包括媒体采访预约),超越市环保局答问权限的问题由省环保厅答复,并视情每5天左右向媒体发布后续信息。市应急办每天以《突发事件信息专报》形式将当天处置情况及时报送环保部、省政府应急办、省环保厅等上级部门和广州市有关领导及职能部门,确保信息渠道畅通。10月16日,广州市第一次在《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向社会公开发布事件消息,并在其后以5—7天一次的频率,在《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广州主要平面媒体的固定版面、固定位置披露事件处置进展信息,环境保护部、广东省环保厅也通过本部门网站及时更新、发布事件处置进展情况。由于信息公开,处置工作进度透明,群众工作到位,虽然先后有19家社会媒体网站转载了新闻消息,但处置过程中未发现对该事件的恶意炒作行为,也未引发群众恐慌。
(三)部门紧密配合,确保处置高效有序。该事件处置专业性强,既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指导,也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协调与联动,建立高效的应急协同应对机制。在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部、省、市、区四级部门联动,环保、应急、公安、消防、宣传等部门共同参与、协同配合,一流专家团队全程处置,确保了事件处置的安全、有序、高效。环保部门统筹负责处置技术指导,调集技术力量和监测设备,做好现场环境监测以及新闻发布等工作;公安机关维护现场秩序,指导制定周边公众疏散安置预案,消防部门及时提供防辐射机器人、液压剪刀等特种设备和设施;电力和自来水部门保障现场处置用电和用水;环保部门调拨防辐射制服、监测仪器等设备;应急部门作为应急协调枢纽,在应急力量组织、调用机器人、组织加工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技部门作为辐照中心主管单位,全力做好后勤和技术服务保障;宣传部门制订详细的舆情应急预案,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控与新闻发布协调工作;交通、卫生和番禺区等部门积极协调做好应急设备航空运输、医疗救援、设备加工等服务。各方协同高效、资源优势共享为处置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员安全。处置组始终遵循“积极、稳妥、科学、安全”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对现场进行封闭和安全保护,对进入现场环境进行应急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登记,为所有现场处置人员配备了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确保在实施过程中人员的受照剂量处于可控状态。现场操作过程中采取实时跟踪监测现场辐射剂量率,缩短工作人员在高剂量场下的工作时间等具体措施,并加强对应急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使他们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上措施确保了在整个事件处置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人员伤亡情况。辐射环境安全是公众关注的重点,广东省辐射环境监测中心每天对辐照中心周围辐射环境进行了两次监测,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水井水质进行了氯离子、PH值等常规项目监测。在10月19日夜间辐照室出现冒烟现象时,省、市、区三级环境监测部门联动,全方位对周边环境进行严密监测,为事件的处置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也为向社会及时发布环境信息提供了保障。
(五)充分依靠专家,确保措施科学规范。参与事件处置的不仅有辐照技术、辐射安全防护的专家,还有机械设计制造、软件开发、工程建设等九大类专家。特别是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的专家全程给予技术支持,确保了处置工作的科学、规范、安全、有序。
三、几点思考
这起卡源事件是对广州应急管理的一次全方位的实战考验,相关各方在成功处置过程中积累了应急处置经验,但教训是深刻的,一是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风险管理不到位;二是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和处置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面向公众应急知识科普宣教,尤其是对核辐射等专业应急知识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今后需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提升相关风险事件的防范处置能力。
(一)强化风险管理。辐照中心在货架铆钉未完成更换状况下即投入作业,造成货架铝板剥落阻挡货架运行,导致卡源。这充分说明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风险隐患管理不到位。因此,必须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社会风险管理意识,并将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改常态化、规范化,推动应急管理关口前移。
(二)强化专业应急队伍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危险化学品、非能源核技术应用等更加广泛,应对相关突发事件需要专业性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依托各类企业等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同时,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培养,强化专业应急救援设备配置和实战演练,提升专业救援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三)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此次处置行动中,机器人等专业应急设备资源不足,资源信息共享不到位。随着处置难度加大,机器人等专业设备需求不断增多,广州本地机器人等设备资源不足,只能从外省市紧急调运或在现场紧急制作,但又对其他地区机器人有关信息掌握不全,不能及时协调调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处置进度。对于专业性强的处置行动,不能没有专业应急处置队伍,更不能没有专业处置设备器材,这就需要平时必须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器材,才能保证急时所需。必须进一步采取自身储备与企业代储等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多元化”,不断提高专业储备能力。同时,依托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整合资源,形成科学有效机制,实现分级分类管理,统一调度使用,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
(四)强化应急知识教育。参与现场处置的专家和环保部人员表示,辐照中心卡源事件是普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防护设施相当完备,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但公众之所以对这类事件恐慌,主要是公众缺乏核应用方面的知识,谈核色变,很容易被一些传言误导而引起恐慌。这充分说明应急知识科普宣教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不足,必须进一步加强针对公众的应急知识科普宣教,充分依托传统的和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创新形式,不断强化应急知识科普宣教以及宣教的覆盖面,尤其是应充分利用好学校课堂教育的渠道,从学生抓起,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整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不断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作者简介:
广州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本文转载自《中国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