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计划报告
浔阳区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日期:2017-08-22【浏览次数:: 】
——2017年1月13日在九江市浔阳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浔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谌善龙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其他人士提出意见。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沿江开放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策应“做大九江、打造双核”发展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产业集聚,提升城市品位,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改善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8.51亿元,同比增长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9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4亿元,同比增长11%;全年财政总收入32.3亿元,同口径增长12.1%,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实际利用区外资金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05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19元,同比增长11%。
一、调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中心城区优势,着力巩固第三产业核心优势,全年服务
业实现增加值279.8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8.5%;服务业税收13.8亿元,占财政收入42.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78家,新增21家。积极培育民营经济主体,新增市场主体3384户,新增注册资本35亿元。
1.第三产业繁荣发展。按照“改造提升一批、规划建设一批”的工作思路,创新发展楼宇经济。对原其士大酒店综合配套设施改造后进行整体租赁,全力打造浔阳区“792”双创基地,该工程已投入运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入驻的企业已达53家。津晶城商务大厦楼宇项目主体已完工。利用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产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全力营造更为宽松的全民创业环境。结合旧城改造,全面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完备的现代商务楼宇体系。全年完成楼宇税收8000余万元,新增楼宇入驻企业130余家。加快推进京九仓储物流一期、九江烟草物流中心、京九国际商贸城等市场项目。对三里街菜场、新一菜场及老马渡菜场等进行升级改造。文旅事业创新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571.1万人次,同比增长26.3%,实现旅游总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26.2%。
2.工业经济做精做优。积极策应全市“新工业十年行动”计划,切实抓好园区项目建设,全面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园,基本完成新立基沥青二期项目基础工程,中铁九桥产业园、齐鑫化工三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金旺达地块重组项目正在按程序落实。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破解资金难题,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财园信贷通”等平台,为178家企业筹措资金10.59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亿元。
二、促改革,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求创新,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加快推进公车改革,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施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进一步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开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国家、省级战略,加快推进区域合作,深化与港澳台合作,着力构建开放升级新格局。
三、抓建管,城区面貌显著改善
旧城改造全面推进。把城建工作重心放在旧城改造上,启动整流器厂、锁江楼片区、黄土坡片区等棚改项目征迁工作;基本完成九江石化厂际管廊安全隐患治理和油品质量升级卫生防护距离内房屋征收工作;全年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3033户,面积25万㎡。加快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建设,莲花池安置小区、战备路二期保障性住房等项目推进顺利,德化二期、殷家畈、封缸酒厂、孔家洼等安置小区基本完工,战备路一期小区和琵琶亭安置小区项目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安置房总在建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
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加大市容环卫设施投入,升级改造了部分公厕、垃圾中转台,及时采购道路冲洗车、垃圾清运车、保洁质检车等,提高了我区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了环卫工人作业条件。按照“车多有序、人多有礼、街老整齐、路窄干净、房旧灯亮、城美宜居”要求,有效改善了老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巩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全面开展城市管理“百日大提升”活动,市容市貌得到根本改观。在整治中,开展大型集中整治活动117次,发放宣传单10万余份,开展了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清理、清除和暂扣违法违规占道物品、杂物和车辆等共计12000余处,发现、制止“两违”建筑135起,拆除8500平方米。
四、 强生态,彰显美丽持续发展
加快绿色能源体系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我区已经申报成功的万家光伏试点居民有10户,补贴金额近15万元,每户安装面积为20平米左右,装机容量5KW。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三个,总面积为2.6万平方米。推广循环低碳生产,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强化工业节能增效。九江市钒宇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节能技改,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并拥有七项实用新型专利。中煜程塑业在园区率先实施了清洁生产。启动“河长制”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加强湖泊水政执法和水环境整治力度,整合执法队伍,形成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联合执法的管理机制。
五、 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打造精品社区项目,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实现“一居一品”, 建立以“12349”社会服务热线平台为主体,集对外服务和对内管理为一体的“社区党务政务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积极探索区、街、居三级出生人口监测网络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津晶城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优化教育网点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养老格局,完成了金鸡坡、南湖、花果园等5个日间照料中心打造。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夯实区域医联体工作机制,促进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听诉”活动,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统计工作,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国防教育,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了全区社会稳定大局,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民生福祉稳步提升。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45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 5231人,征缴养老保险费7100万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06万人,低保标准提至480元/月,人均补差达到356.54元。城乡大病医疗救助10527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514.7万元;新增就业4780人,“4050”人员就业520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新增小额贷款7630万元,新增担保基金300万元。共为13754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933.36万元,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尿毒症患者血透、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等疾病免费救治,共救治各类病人1050例。创建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高龄老人补贴政策,共为6568名高龄老人发放补贴580.61万元。充分发挥“爱满浔阳·慈善助学基金”、特困党员救助基金、环卫工人扶助基金、“爱心超市”等平台作用,开展“爱满浔阳•慈善助学”活动,募集善款30万元,资助学生106名,积极走访特困党员、困难群众、优抚对象,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016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和需求放缓、发展空间受限、产业层次偏低;旧城改造任务艰巨,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压力日益加大,人口密集对城市资源环境和公共服务带来一定的挑战。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逐步解决。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17年是我区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挑战,肩负上级、群众对浔阳加快发展的新期待,我们要切实坚定发展信心,变压力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结构调整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着力壮大综合实力,增强发展后劲,推进浔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总体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认真落实区第十次党代会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发展动能,提升城市品位,创新社会管理,持续改善民生,全力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和谐浔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计划指标
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财政总收入(同口径)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三、2017年工作重点
围绕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增强发展后劲
着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精心做好项目的谋划、包装工作,认真对接落实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有效促进投资增长。依托重点产业、瞄准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开展招商活动,努力提高项目对接的成功率。加快推进江西新立基沥青有限公司成品油油库及30万吨/年沥青加工装置项目、齐鑫化工三期等项目建设;尽快完成九江烟草物流中心、新雪域物流园外贸冷库等续建项目。依托津晶城科技产业园平台,积极引入一批创新项目,力争入驻企业达到100家,努力培育省市知名的科技孵化创业基地;坚持以信息化引领新经济,推进“两化融合”。围绕总部楼宇、石化产业、电子商务、信息科技、金融保险等业态策划、包装项目,严格监管政府投资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广引进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的“PPP”项目建设模式,试点启动曹家山三期安置小区、城东学校和城东中心幼儿园实施“PPP”项目建设。完善重大项目调度和督查机制,以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有效促进投资增长。
二、以结构调整为抓手,推动转型升级
凸现浔阳区中心城区优势,助推三产升级,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
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优势,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商贸物流。规范和提升商业零售、餐饮娱乐、旅游观光、医疗保健等传统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扩规模、上品位、出特色;全力推进老京九市场搬迁改造工作;加快沿江仓储冷库、货运配载、综合码头等配套设施建设,引进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促进第三方物流和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打造辐射全市、带动周边的沿江智慧型物流产业带。以浔阳路、大中路、滨江路和庾亮路、环城路、庐山南路“三纵三横”商业街区为重点,大力实施“互联网+街区”行动,着力打造“四码头智慧商圈”。着力打造“两湖”区域都市慢生活商贸圈。精心培育楼宇经济。加强服务对接,健全保障措施,做好和汇长虹商务中心、京九电子商务大厦招商服务工作。深入挖掘现有楼宇发展潜力,加强空置楼宇招商帮扶,建立企业入驻楼宇动态管理体系,切实提高楼宇项目的企业入驻率和税收贡献率。融合发展文旅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依托沿江、沿湖等城区景观资源,推行文化娱乐、度假休闲、商务会展等新型旅游模式;围绕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体目标,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保护“浔阳古城”历史遗迹,深度提炼浔阳文化特色,将文化元素植入到街区、景区、社区,全力推进城区文化景观升级工程,启动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配合做好英租界博物馆打造,着力凸显浔阳古城厚重的历史韵味。发展创新性新兴产业。依托“792创意园”、津晶城科技园等,大力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引进“猪八戒网”,打造“互联网+企业”示范基地,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力。创新发展电子商务。以京九“阿里巴巴·九江产业带”和联盛集团易佳购线上平台建设为契机,吸引网商、电商和大中路、浔阳路商户进驻平台,提升电商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
推进工业升级改造。切实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大力引进石化下游产业,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全面完成九江石化厂际管廊隐患治理和8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房屋征收扫尾工作,适时启动征迁片区土地征收工作。主动对接九江石化总厂,全力落实烷基化装置项目和乙苯苯乙烯项目,为全市打造千亿石化产业园提供重要支撑。实现园区“项目精彩、管理精细、配套精品、效益良好”总体目标。提升园区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出效益;继续加强“财园信贷通”工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三、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实现持续发展
1.大力推行生态节能环保
继续做好“河长制”工作,全面实施清河行动。利用省级生态补偿资金实施姬公庵排涝泵站的提升改造。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尽快完成东门口社区公园打造、滨江东路景观提升等创森项目,配合做好滨江生态风光带建设、环白水湖整治项目。依托区信息中心的技术力量,高标准建设,创新打造具有浔阳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过去的突击式管理转变为经常性、常态化管理,促进城市管理工作从静态变为动态、从滞后变为及时,从被动变为主动。加强园区企业排污监测,着力打造绿色、环保、优质园区。继续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着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战略新兴产业,逐步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环境
坚持把旧城改造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管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完善基础设施,改造边街小巷,优化安置小区环境,打造绿色生态城区,切实改善老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一是加大整治管理力度。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整合市容环卫力量,加大环卫保洁力度,逐步推广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切实改善老城区的人居环境。二是综合改善城市面貌。做好片区改造规划编制,注重片区改造文化历史传承,调动居民参与改造积极性,全力推进莲花池、战备路二期、曹家山三期等项目,尽快完成殷家畈、孔家洼、德化二期、甘棠保障性住房等项目扫尾。加快推进战备路一期、殷家畈、琵琶亭、德化二期等安置小区分房工作。全面启动东风小学、北司路、九针、绿豆湾、铁里湾等21个片区房屋征收,确保完成全年5000套棚户区改造任务。
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增进人民福祉
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切实把发展成果转化成民生福祉,促进我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全力保障民生。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努力解决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民生问题。深化就业创业服务。完善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再就业帮扶制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实现“4050”人员就业530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依托“多险合一”信息系统平台,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健全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社会养老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低保人员补助标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继续推进重大疾病免费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失独家庭再生育技术服务、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工作;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儿童“两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和尿毒症患者免费透析等救助工程,不断规范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工作。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多渠道、多层次解决特殊群体生活困难。
2.完善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天网工程”,提升“三防”水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切实做好领导接访、联合接访、干部下访,办好“网上信访”平台接待,进一步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城区消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消防工作整体水平。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法制建设,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着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3.抓好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认真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启动新村小学新校区、浔东小学、龙山小学北司路校区、湖滨小学新建及改建、城东学校、城东中心幼儿园、区老年大学异地搬迁等建设项目,推进文化、智慧、品牌社区建设,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平台,健全统筹协调、运行高效、服务完善、监管有力的社区管理机制;不断改善社区办公条件,丰富为民服务内涵,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落实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后续工作,完成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稳妥实施政府大楼整体搬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重建项目,认真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快“健康小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让群众享受更为优质的卫生服务成果。
各位代表,2017年的目标已经确定,任重道远,时不我待,抓发展须臾不能松劲,促改革丝毫不能懈怠。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务实创新,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预期目标,为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和谐浔阳”做出新的贡献!